法律知识

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怎么办,如何上户口

2020-04-01 16: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办户口需要提供出生证明,但是有些父母当初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理出生证明,那么没有出生证明就一定上不了户口了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怎么办,如何上户口?

  一、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怎么办,如何上户口

  没出生证明,一般会是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属于婚前出生;

  2、孩子是计划生育规定之外出生的,属于超生;

  3、孩子不是子亲生的属于抱养的;

  4、孩子是弃婴,没有去相关部门登记直接养育的。

  第一种情况还好办,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及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之后按照户籍办的要求补全各种资料,孩子就可顺利入户登记了。

  第二种情况,按政策要求缴纳一定年限的计划外生育费才可办理入户登记。有些家庭,不愿交纳相关费用,等孩子大了,不得不上户口的时候,办理起来就会麻烦些,为了证明孩子是亲生的,需要做DNA亲子鉴定。

  第三种情况,抱养的孩子,上户口操作起来也很麻烦。先看你是不是合法领养的。如果符合领养条件,办理了相关的领养登记手续,是可以带着这些材料去派出所上户口的。如果不是合法领养的,就不具备上户口条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种情况,收养的弃婴,首先要到民政部门登记备案,证明是弃婴后且确定无人认领,才能建立领养关系,之后可以按照户籍办的要求办理入户手续。

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怎么办,如何上户口

  大多数情况,户籍办都会要求证明是不是亲生的,现在证明是否是亲生的最有效地方法是DNA鉴定,就是大家熟知的亲子鉴定。

  现在,产妇生孩子,一般都是在医院出生,在医院,就直接办理出生证明了。

  在大城市,如果出现急产,来不及赶到医院,即使在家里产下孩子,孕妇一般也会到医院接受治疗,包括母婴的身体检查等,这种情况下,医院也会办理出生证明。

  在一些农村,如果在家里生孩子,由农村接生员接生,国家也有规定,凡由村接生员接生的新生儿,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均需由村接生员携带《接生员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辖区卫生院签名后方可办理。已退休的接生员,其《接生员证》可到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科进行复印。

  最难办的就是在家里出生,没有接生员,事后也没有到医院,这样出生的孩子怎么办理出生证明呢。

  按照有关规定,不是在有助产技术服务资格医疗机构出生的婴儿,其《出生医学证明》由出生地区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签发。要办理《出生证明》有相应的流程:一是由婴儿父母亲笔签署的“亲子关系声明”;二是婴儿出生情况旁证。旁证为接生人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件接生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三是由父母双方到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开相关证明,再到妇幼保健医院出示夫妻双方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填写完表格后,最后再到指定医院做亲子鉴定,出具DNA亲子鉴定书以示证明。

  在家中产子风险很高,母子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即使在欧美崇尚自然分娩的国家,绝大多数也都是在医院生孩子。此外,在家中生产的小孩不方便上户口,小孩将会成为黑户。如果因为突发情况不得不在家生产,父母们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也好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给孩子上户口。

  二、办理准生证需要什么材料

  准生证在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办理时需夫妻双方身份证、男女双方户口本、结婚证原件、男女双方婚育证明(在双方所在单位或居委会开具)、免冠照片、医院出具的怀孕诊断书,如果是小孩出生后补办,需拿两个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去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补办,或者上户口的时候。

  拿户口本和宝宝的医学出生证明(宝宝出生的医院会出具相关手续并告诉你如何办理)去派出所办理(小孩出生一个月以内,一个月后要双方居委会证明等)。

  三、办理出生证明时需注意什么

  在办理时必须携带宝宝父母双方的有效身份证,必须是原件,宝宝的出院发票和小结,以及《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

  在办理时,一定要先取好孩子的姓名,办理后无法更改。如果宝宝父亲不详,可出具相关证明,若是未婚,那需要出示当地民政局开出的单亲证明。

  宝宝的出生证明一定要好好保管以免丢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若出生证不慎丢失,应立即去相关部门补办,宝宝父母可以向所在单位的街道办事处出具夫妻双方结婚的时间和剩余时间证明。

  同时带着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去管辖内的派出所领宝宝的出生医学情况证明。需要产科主任和单位领导的审核盖章,再向申报地的派出所出具婴儿的户口证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怎么办,如何上户口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没有出生证明的小孩去补办就可以了,补办好了再拿着出生证明去上户口。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