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对象

2018-07-13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住房公积金我们都不陌生,那么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对象是什么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这个疑惑。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对象


  1.购买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楼盘,需要购房贷款的。

  2.购买按规定可出售的公有住房,需要购房贷款的。

  3.购买房地产交易市场具有产权的二手住房,需要购房贷款的;

  4.因在本市城镇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需要建房贷款的;

  5.为配合政府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经银行认可的其他购房贷款项目。

  贷款额度

  按现行政策规定,基本公积金贷款每户不超过10万元或不超过帐户储存总额的15倍,补充公积金贷款每户不超过3万元或储存余额的2倍。两项公积金都缴存的职工,贷款最高额不超过13万元。并且不超过总房价的80% ,贷款最长期限为30年。购买二手住房或翻建、大修住房,贷款额不超过总房价的50% ,最长期限10年。但主贷人的贷款年限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5年。

  购买一级市场住房和自建住房的最高贷款额度为15万元,最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购、建住房总价的70%;购买二手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为8万元,最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所购房屋评估价值的50%。

  1.贷款额度的确定,按照不得高于借款人(含配偶)还款能力的系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借款人夫妻双方计缴住房公积金月工资收入之和×12个月×35%×贷款年限(如借款人配偶未正常缴交住房公积金,其公式中的工资月收入不包括配偶方)。

  2.借款人夫妻双方只有一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其贷款额度不得超过购、建房总价的50%。

  3.每一借款人的具体贷款额度,由贷款行及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按以上规定,结合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综合确定。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首付

  2015年9月1日起,公积金贷款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可降至20%。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8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合理住房需求,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在国家统一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通知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利率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为1—30年(其中购买二手住房贷款期限为1—10年),并不得长于借款人距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临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在考虑其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贷款年限1—3年。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贷款期间遇国家法定利率调整,则贷款利率做相应调整。已发放的贷款,当年内不作调整,调整时间为下年度的元月一日,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含一年),贷款利率不作调整。

  申请办理

  借款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首先应填写《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由所在单位盖章后,连同下列证明材料交贷款银行:

  1.借款人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及婚姻状况证明(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2.借款人夫妻双方单位出具的《经济收入证明》及《公积金缴交情

  况证明》;

  3.购买住房应提供购房合同或协议及首付款收据;自建住房的应提供批准建房的文件;

  4.贷款银行要求提交的其它证明材料。

  借款人在申请个人二手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所购房屋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及《房屋所有权证》;

  2.所购房屋评估报告书;

  3.卖房方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薄;

  4.购房合同。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方式

  根据贷款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借款人应在贷款发放后的次月按月还款,具体方式有两种,由借款人自行选择:

  1.每月1-20日到贷款银行用现金偿还贷款本息;

  2.委托贷款银行代扣偿还。借款人与贷款银行签订《代扣还款协议书》,并办理个人还款储蓄卡。借款人可以一次预存多个月份的还款金额,也可以在每月20日以前就近在银行储蓄所存入足额的还款金额,由银行直接从借款人储蓄帐户中扣划应还贷款本息。

  借款人可以提前一次性偿还全部贷款本息,也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本金。

  1.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本息,贷款银行将按照贷款实际占用的天数重新核定借款人剩余部分的贷款本息。

  2.提前偿还部分贷款本息,贷款银行按剩余的贷款本金重新计算借款人的月还款金额或贷款期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