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男方出轨,家暴,申请离婚,男方出轨,没有明显证据,但男方录音承认上过床,能做有力证据吗?

离婚
2019-03-07 07:48:5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对方家暴没有证据的处理:没关系
    再有家暴就报警,家暴有报警记录。
    多次记录就是证据,你还可以申请法院的保护令。
    家庭暴力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 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 如果他本人对出轨承认,你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固定该证据,孩子如果能够正确表达可以作为证人,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上一人一半,但是要体现照顾女方的理念,也就是说,女方可以分得一半以上,另外,有证据证明男方与她人同居的,女方可以依法主张男方赔偿,可以考虑在分割财产时折抵,但是能否达到“净身出户”?我们不能断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 第一,婚姻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如果夫妻双方真的无法继续生活的,可以选择离婚。不管是谁先提出离婚,对于财产分割不会产生影响,并不存在所谓的谁先提出离婚财产分割就不利的情况。第二,对于离婚,在我国想要离婚的,有且只有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如果您可以和对方就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如果育有子女的话)、财产分割等问题同时达成一致的,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书,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领取离婚证。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如果育有子女的话)和具体的财产分割事宜,按照您和对方在离婚协议中的约定执行。如果只是您坚持想要离婚而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您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离婚,并且对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以及夫妻共同财产一并处理。因为您在咨询中说男方并不愿意离婚,所以协议离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需要告知您的是并不是所有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法院都会判决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性,法定的离婚事由包括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事由。您在咨询中提到对方出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出轨,如果只是一夜情或者是婚外性行为,那么不受法定的离婚事由。如果对方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的,那么属于法定离婚事由,调解不成的,法院会判决离婚。但是判决离婚的前提是有证据证明对方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如果您没有证据证明的,那么在对方不愿意离婚的前提下,法院也不会判决离婚。

  • 一、 a,女方婚前个人财产; b,父亲的个人财产; c,你的产权部分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 a,夫妻共同财产; b,夫妻共同财产;
    三、 你的股权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者全部转让给女方,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女方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女方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四、 一般不会。子女抚养的裁判另有依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