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4s店贷款买车,因为贷款批下来额度不够,4s店就造假资料贷款,因为触犯了诈骗贷款罪,我可以拒绝继续履行合同,要回定金吗?

2019-08-01 16:47:0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您与商家之间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依法受法律保护。
    2、依据《合同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商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约定的车辆。现商家无法交付约定的车辆,则构成违约。
    3、依据《合同法》规定,因对方违约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因此,您可以向商家提出解除合同。
    4、根据《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您与商家签订购车合同,交付定金,卖方现在不能按照约定交车,您可以请求双倍返还定金。
  • 合同诈骗和民事欺诈的主要区别有:
    1. 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 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
    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 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欺诈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受害一方可申请撤销合同。若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引起诉讼,则由民事欺诈方对其欺诈行为的后果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而合同诈骗罪是严重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行为人对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要负担双重的法律责任,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若给对方造成损失,还要负担民事责任。
    4. 欺诈适用法律不同。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所以,如果当事人确有房产可以出租,且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仅仅是追求更高的房租,那么认定为民事欺诈是比较合适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是“空手套白狼”之类的、以非法占有他人交付租金的行为,那么应当被认定为诈骗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 车辆型号、颜色、车辆价格、定金金额、提车时间、联系电话是一定有的内容,违约责任里一般都是客户不按约定日期提车要付违约金或4S有权处置车辆(就是先卖给别人的意思)、定金交了就不退,而如果4S没有按期提供车辆的违约责任往往写的都比较含糊。这种销售合同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买卖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注意的是核对好销售员填写的内容是否与商谈的完全一致,如果有赠送项目一并写到合同中,最后核对卖方落款处的签字和公章/合同专用章。
  • 《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款中所说的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就是当事人履行合同时的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是本世纪合同法发展的一项突破。在附随义务理论产生之前,当事人只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没约定的就不履行。  而附随义务扩大了合同当事人的义务,即这些义务即使在合同条款中没有规定,当事人也必须遵守和履行,否则就违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原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