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各位律师,我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在我爸我妈没认识之前我爸就已经和他的前任妻子离婚,并且他的儿子是和他妈妈过的,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这么多年也没有对我爸爸尽过抚养的义务,现在我的妈妈用自己的钱买了第二套房子想留给我,但是没有过户给我的,并且也不能过户,我想问一下各位律师,如果我的父亲出现什么事故也没有任何遗嘱的我妈妈自己买的房子我哥哥最后会分到财产吗?如果会请问怎样才能让他不能分到

离婚
2019-09-07 11:05:5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继承法》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37、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 你好,并非只要是遗嘱人作出的任何遗嘱都是合法有效的。遗嘱要想生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遗嘱人立遗嘱时神志清醒,不存在被强迫或者欺骗的情形。  
    (二)如果继承人之中有人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极度困难,遗嘱中必须要给这样的继承人保留一定的遗产份额。  
    (三)病危时的口头遗嘱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做见证,而且这两个人本身不能是继承人或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多份遗嘱,以最后所立的为准,但任何遗嘱都不能和已经公证过的遗嘱相抵触。比如说,一个人生前立了多份遗嘱,而每份遗嘱的内容都不太一样,其中第一份遗嘱是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公证遗嘱所立的内容为准进行遗产继承,而不是以最后立的那份遗嘱为准。因为,在不同种类的遗嘱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
  • 父母去世后,遗产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子女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律师保管遗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当事人订立遗嘱后,如果过早公开遗嘱,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摩擦。比如:个别继承人会认为遗产分配不公(觉得自己分配的遗产少)而产生不满、引发继承人之间的矛盾;儿媳妇会因为公公婆婆遗嘱注明遗产归儿子个人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心生怨气;配偶会追究遗嘱中私房钱的来源去向等等。
    所以,当事人订立遗嘱后,往往不希望过早公开遗嘱。于是,遗嘱如何保管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将遗嘱交给亲友保管会有很多顾虑,一方面内心不愿意让亲友完全知悉自己遗产处置状况,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比如由于亲友与继承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有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泄露遗嘱的风险等。
    由律师事务所为当事人保管遗嘱,就可以解决上述顾虑。一方面律师事务所与继承人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能够秉持公正。另一方面,律师事务所是专业的法律机构,有严谨的职业操守和执业纪律,完全具备保管遗嘱的技术条件和能力。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