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我想要资询怎样去申请公租房,广州市的

2019-12-19 11:14:5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租房申请表、本人和共同申请人身份证明(属非主城区的另须提供居住证)、婚姻证明(已婚人员提供),共同申请人有单位的提供收入和住房分配证明。同时,按照所属人员类别提供下列相关证明。  
    1、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单位出具的工作收入和住房分配证明,劳动合同或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三者选其一。  
    2、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居住所在地居委会出具的就业收入证明。  
    3、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税收缴纳证明。  
    4、主城区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证明或原工作单位出具的退休证明,住房分配证明。  
    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单位出具的工作收入和住房分配证明,住房公积金或社保证明。社会保险费包括:重庆范围内缴纳的城镇、城乡养老保险,在主城区缴纳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相关知识阅读:公租房申请需要什么条件  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属机构、社会单位以及投资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1、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变化等对上述标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2、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家庭收入符合上款规定标准,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人员。具体条件由各区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区县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确定。  
    3、一个家庭只能承租一套公共租赁住房。考虑家庭代际、性别、年龄结构和家庭人口等因素,配租标准原则为:  ①1人单身(包括未婚、离异、丧偶)宿舍、单居或小套型;  ②2人夫妻及子女未满10周岁的单亲家庭单居、小或中套型;  ③子女年满10周岁的单亲家庭中或大套型;  ④3人以上夫妻及子女中或大套型;  ⑤3年没摇上保障房直接配公租房。
  • 公租房申请流程
    1、申请家庭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领取《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Ⅰ》及其它相关表格。
    2、属于《受理公告》申请对象范围的申请人填写好《申请表》到夫妻双方单位和家庭成员单位盖章后,在日常工作时间携带《申请表》、申请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申请公示登记。
    3、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申请家庭根据社区通知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4、经审核基本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人在《选房公告》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及婚姻证明原件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进行受理登记。
    经校验原件后,签字领取《受理单》。
    5、申请家庭根据《选房公告》规定凭《受理单》到选房现场参加选房。
  • 广州如何申请公租房?
    今后广州将不再存在廉租房说法,所有租赁型保障房都统一为公租房。广州按家庭人口数调节公租房准入收入门槛,其中单身户月收入不超过2066元即可申请。
    一、申请条件
    申请人最高月收入可达2066元
    1、户籍要求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应当具有本市市区城镇户籍,并在本市工作或居住。申请人配偶非本市市区城镇户籍但在本市工作或居住的,应当作为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户籍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迁出本市市区的,可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申请。
    2、收入、资产要求
    申请时上一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标准:1人户低于24795元(即人均月收入2066元);2人户低于45458元(即人均月收入1894元);3人户低于61989元(即人均月收入1721元);4人及以上家庭低于74388元(即人均月收入1550元)。
    家庭资产净值标准:1人户低于13万元;2人户低于24万元;3人户低于33万元;4人及以上家庭低于44万元
    3、住房要求
    (1)住房困难标准
    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现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租住的直管房、单位自管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
    (2)房产变动情况要求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须在申请之日前5年内在本市没有购买、出售、赠与、受赠、离婚析产或自行委托拍卖过房产。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在申请之日前5年内转移房产产权(不含转移给直系亲属及兄弟姐妹),现需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应提供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专科医生诊断及住院等相关证明材料。
    (3)享受购房优惠政策要求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未享受过购买安居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新社区住房、落实侨房政策专用房购房优惠政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