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精神疾病三级职业病鉴定需要哪些信息、病史、劳动合同等信息?

劳动合同纠纷
2020-02-14 11:46: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
    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 劳动合同中没有社会保险是无效合同吗? 劳动合同因缺少法定必备条款,是一份不完备的劳动合同,但已经具备的条款是成立且生效的;该书面劳动合同也是成立且生效的,缺少的必备条款可以协商补充,也可以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应仅指劳动合同条款约定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并不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因此并不能认定为无效。
  • 职业病鉴定应该去职业病鉴定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章 诊断机构相关规定如下: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四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四)与职业病诊断项目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料;  
    (五)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90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自现场考核结束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批准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为4年。  第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职业病报告;  
    (三)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疗相关工作5年以上;  
    (五)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  
    (六)经培训、考核合格。  附:职业病鉴定提醒  为使能顺利办理申请职业病鉴定,请记得携带已领取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如何申请职业病鉴定:  职业病诊断是医师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按照国家制订的职业病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是一种凭着医生的主观判断做出的结果,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的问题。当你对职业病的诊断有异议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作为当事人(患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天内,向做出诊断的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鉴定。而且《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在15天内,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国家卫生部门不设职业病鉴定机构,不受理职业病的鉴定申请。  为使能顺利办理申请职业病鉴定,请记得携带已领取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患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职业史和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职业病鉴定过程中专家需要查阅的资料。  职业病鉴定专家库的专家是经过有关部门反复资格审查筛选出来的,相信他们一定会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好职业病鉴定工作,让当事人放心。患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职业史和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职业病鉴定过程中专家需要查阅的资料。  职业病鉴定专家库的专家是经过有关部门反复资格审查筛选出来的,相信他们一定会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好职业病鉴定工作,让当事人放心。
  •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