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2015年1月发现神经性耳聋,2014年11月发生近距离爆炸。我不在乎15年左右,16年的身体被视为神经性耳聋。

2020-03-27 16:51:3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职业病鉴定应该去职业病鉴定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章 诊断机构相关规定如下: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四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四)与职业病诊断项目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料;  
    (五)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90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自现场考核结束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批准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为4年。  第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职业病报告;  
    (三)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疗相关工作5年以上;  
    (五)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  
    (六)经培训、考核合格。  附:职业病鉴定提醒  为使能顺利办理申请职业病鉴定,请记得携带已领取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如何申请职业病鉴定:  职业病诊断是医师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按照国家制订的职业病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是一种凭着医生的主观判断做出的结果,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的问题。当你对职业病的诊断有异议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作为当事人(患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天内,向做出诊断的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鉴定。而且《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在15天内,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国家卫生部门不设职业病鉴定机构,不受理职业病的鉴定申请。  为使能顺利办理申请职业病鉴定,请记得携带已领取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患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职业史和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职业病鉴定过程中专家需要查阅的资料。  职业病鉴定专家库的专家是经过有关部门反复资格审查筛选出来的,相信他们一定会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好职业病鉴定工作,让当事人放心。患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职业史和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职业病鉴定过程中专家需要查阅的资料。  职业病鉴定专家库的专家是经过有关部门反复资格审查筛选出来的,相信他们一定会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好职业病鉴定工作,让当事人放心。
  • 职工既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又被查处职业病的,都是工伤范畴,是两个部位的伤害。如果同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4.2晋级原则”规定,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按鉴定的级别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如果是不同时间发生的伤害,分别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按最高级别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
  •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 赔偿有效期是一年。一年内申请赔偿, 否则就过了诉讼时效。一旦过了一年期限,再要求赔偿,就没有法律依据了。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