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丈夫名下有一辆汽车,一个男人在拘留中心等待判刑,一起偷窃案,他是否可以转交给另一个人

刑事辩护
2020-04-04 08:30:2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10 00元以上不满25 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 00元以 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 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 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10 000元以上不满17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170 00元以上不满24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240 00元以上不满31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310 00元以上不满38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380 00元以上不满45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七年至 八年;450 00以上不满52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52000元以上不满60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   
    三、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盗窃罪量刑标准:   600 00元以上不满78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780 00元以上不满96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960 00元以上不满114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1140 00元以上不满1320 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132 000元以上不满15000 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150 000元以上的处无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最长可以拘留37天。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拘留所和看守所都是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规定而设置的羁押场所,由公安部门统一负责管理,但拘留所和看守所又存在较大区别。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   
    一、法律依据不同。拘留所是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设置;而看守所设置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和《看守所条例》的相关规定。   
    二、性质界定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受行政拘留处罚的人,所以拘留所是国家行政羁押机关;而看守所羁押的是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已决犯,所以看守所具有刑事羁押机关的性质。   
    三、羁押对象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行政拘留或被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看守所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此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不到一年的,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在看守所中服刑。   
    四、法律监督不同。《看守所条例》第八条规定:“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而拘留所的监督则无明文规定。   
    五、羁押期间不同。被羁押在看守所里的人,既有可能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有可能被批准逮捕。从刑事拘留到批准逮捕最长时间是37天。一个刑事案件从侦查到判决快则三个多月,慢则一年半载,要依据具体的案情来定。拘留所羁押的最长时间是15天,具体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判定天数。
  •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  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秘密窃取,就是行为人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窃取财物;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  
    3、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应当指出的是,这次修订刑法将“多次盗窃”增加规定为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打击扒窃分子而规定的。由于扒窃分子流动性大,不易被抓获,又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一经抓获,往往只能认定现场查获的数额,而对其以往作案数额的交待,也难以查证的特点而规定的。  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多次盗窃,无论数额大小都构成犯罪。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