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的最新法律规定

2018-09-11 17: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取保候审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在我国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很多人会需要用到取保候审,那关于取保候审的最新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取保候审的最新法律规定

  第五十二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最新法律规定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第五十四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第五十五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证言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都有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三、取保候审的期限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区别候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必须在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一次性交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刑法中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制度 9999人浏览
刑法中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的规定有哪些
保外就医 9999人浏览
取保候审的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 9999阅读
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制度 9999人浏览
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法条
取保候审 9999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