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规定

2021-01-05 17: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劳动争议发生的时候,劳动者是可以采取和用人单位协商、劳动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的,如果都不行的话就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诉讼期限内才行。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规定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的程序。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规定

  二、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这叫一裁二审。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程序:

  1、带着仲裁裁决书、起诉书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相关证据。法院同意立案,会给你同意立案回执。然后你就等待法院开庭传票了。这期间,你要准备好开庭陈述词和被告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应答预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证准备好证据。

  2、开庭后,先由原告陈述,再由被告陈述,然后交换证据,接下来就是法庭辩论。

  3、最后,法官调解,调解不成,法官会出判决书。

  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六个月。根据该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条件

  《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未经委托无权起诉。

  (2)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而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不得将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4)起诉的时间,必须是劳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否则不予受理。

  (5)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一般应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劳动争议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一年为期限的,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的可延长。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