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2018-05-14 13: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借款合同合法有效才能顺利从借款人那儿追回借款。要想借款合同有效,除了借款合同本身符合法律规定外,诉讼时效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过了诉讼时效的借款合同自然失去了法律约束力。那么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那若是借款合同超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1、要看借款合同的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通常情况下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0年;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还款,诉讼时效则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

  2、借款合同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到期之日起算三年。

  3、借款合同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还款,借款人也可以随时向出借人还款。

  4、借款合同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出借人有证据证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即找借款人催要过),从主张权利之日起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二、借条超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将原借款合同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出借人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借款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法律地位虽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总比毫无办法强吧。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综上,虽然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就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出借人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来中断或者是恢复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比如与借款人重新达成还款协议等等。但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并不多,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出借人还是要对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引起重视,防范超过时效,如果发生借款纠纷,出借人要做好起诉的准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民间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的期限 9999人浏览
民间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诉讼时效具体多长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借款诉讼时效具体多长
民法典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民法典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还款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诉讼还款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追讨 9999阅读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同 9999人浏览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个人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个人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意的法律解释
借款合同知识 9999人浏览
借款合意的法律解释
法律对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法律对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借款法律诉讼时效期多长时间
借款 9999人浏览
借款法律诉讼时效期多长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