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财务职务侵占报警后如何处理

2021-03-29 08: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不同之处就在于,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是可以报警处理的,只要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公安机关就会立案。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公司财务职务侵占报警后如何处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公司财务职务侵占报警后如何处理

  职务侵占报警达到立案条件的,那么公安机关对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会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公司财务职务侵占报警后如何处理

  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法益是什么?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三、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职务侵占报警达到立案条件的,那么公安机关对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会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公司财务职务侵占报警后如何处理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