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2018-05-26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现在二手房买卖纠纷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有的人不能通过协商来让双方都满意,就会选择诉讼,其实诉讼它是有一定时效的。我们来通过一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看,就可以看出,“诉讼时效”制度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决定案件的胜败的。

  案情介绍:

  原告与被告系亲戚关系,因被告无房居住,2005年,原告将其自己的房子借给被告居住。

2006年,原被告签订《武汉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该房屋以价款18万元卖给被告,房款于房屋交付后三日内一次性支付。事实上,被告在原告公司打工,原告从未向被告支付过工资报酬,双方已口头约定以被告的工资报酬抵销房款。该房于2006年过户到被告名下。2012年,因原被告闹翻,原告便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按合同约定向其支付18万元人民币,并支付利息6万元、违约金7万元。为支持其主张,原告向法庭提交了证据:《武汉市存量房买卖合同》,讨要房款录音证据等。

  案件诉讼时效的观点全面而详实的阐述,大致如下:

  1、原被告双方在2006年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房款于交付房屋后三日内一次性付清。因此,原告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计算的起点是房屋交付后的第四日。原告于2005年向被告交付房屋,那么时效应从2005年计算,即便延迟计算,也应从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也即从2006年8月2日起计算。

  2、原告在2008年向被告索要房款时,已被被告拒绝。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原告应在遭到拒绝之日起二年内向法院起诉。

  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原告均超过了二年诉讼时效。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应该被法院驳回。

  案件结果:本案于2012年8月17日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诉讼费2981元由原告全部承担。

  至此,被告全胜。

  律师观点:

  诉讼时效是通过诉讼方式获得法律保护的一种期限。诉讼时效一般为二年,如合同纠纷、债务纠纷等,也就是说要在二年内向法院起诉。特殊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如人身侵权案件、交通事故案件,要在一年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超过时限法院就不会受理,即便受理也会面临败诉。

  注意:我们可以通过一下现行的诉讼时效制度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如果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不能维护自己权益的,一定要在二年内或一年内向法院、仲裁委等起诉或申请仲裁。

  2、如果没有履行期限的,随时可要求履行,但一旦提出要求后,就要在提出要求之日起二年内起诉,否则就会超过时效。

  3、如果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在专业律师的指点下,通过录音、重打欠条、发送法律函件等方式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