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机关办理期限

2022-03-26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对相关的行政机关所做出的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那么,行政复议机关办理期限是多久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行政复议机关办理期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机关办理期限

  二、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被申请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申请人因不服被申请人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作出的__________具体行政行为,向__________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__________。

  事实及理由:

  此致

  (受理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附:1、申请书副本__________份;

  三、行政复议是什么意思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依照法定程序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1990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行政复议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在我国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1999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行政复议法的公布施行,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步骤,标志着我国以法律形式确认的行政复议制度正式诞生。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年5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全面、正确实施,促进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为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行政复议机关办理期限的相关知识,由上述可知,法律对行政复议机关的办案期限进行了明确限制,办案期限一般为六十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