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2019-03-13 10: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一时的资金困难,很多人都会想到去借贷,因为相比银行抵押贷款这样的手续更简单钱也更快可以到手。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民间借贷滞纳金合法吗?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到期不还钱怎么讨债?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关于债务人的身份问题,有两点值得注意:

  1、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借条交给债权人的话,就不排除该借条中债务人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的可能。

  2、如果借款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可以代表公司或企业从事包括付款在内的民事行为的。如果债权人不对债务人的身份加以明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借款人身份混同的情形。

  (三)借款用途的风险

  在民间借贷中要注意恶意借贷的问题,也就是借款人筹集资金所指向的对象为非法用途的借贷关系。对于这种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该行为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被确认为无效。

  在实践中,往往有些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出借人则也往往牟利心切,未注意审查借款人借款的用途,或有的明知其借款是为其非法活动提供资金的仍盲目出借。但是,如经司法机关查实,是可以依法没收出借的款项,并可对违法借贷的双方处于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更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对出借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四)损失利息的风险

  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借贷双方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2、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3、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搞高利贷。

  4、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五)担保风险与防范

  如果担保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法人的分支机构,那么这些担保主体就可能不具备合法的资格。

  向担保人主张权利注意担保期间,不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保证期间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约定不明的为两年。

  二、民间借贷滞纳金合法吗

  1、不超过年利率24%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的滞纳金实际上就是指逾期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民间借贷逾期滞纳金应与借款逾期还款给出借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挂钩,如果滞纳金的计算高于利息损失,法院可以调整。

  三、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到期不还钱怎么讨债

  有人欠钱不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的。

  1、催要欠款,最好采取法律手段,不要委托要帐公司。委托要帐公司利益是难以保障的。

  2、对于到期欠债不还的,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3、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5、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6、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7、《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民间借贷风险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借款用途的风险 ;借款用途的风险 ;损失利息的风险 ;担保风险与防范。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找法网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