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女性结婚法定年龄是多少岁,哪些情况禁止结婚

2019-12-24 18: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们知道在我国成年人是指满18周岁的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成年并不意味着就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那么女性结婚法定年龄是多少岁?哪些情况禁止结婚?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女性结婚法定年龄是多少岁

  我国女性结婚法定年龄不得早于20周岁。

  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所以,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女性结婚法定年龄是多少岁,哪些情况禁止结婚

  二、哪些情况禁止结婚

  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血亲主要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即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拟制的血亲,即虽无血缘联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自然血亲有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禁止血亲结婚是优生的要求。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血亲有两类:

  (1)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即父亲不能娶女儿为妻,母亲不能嫁儿子为夫。爷爷(姥爷)不能与孙女(外孙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与孙子(外孙子)结合。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儿结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和姊妹的儿子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男女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证明。婚前医学检查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三类疾病的检查。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间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

  法律规定:

  《婚姻法》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女性结婚法定年龄是多少岁、哪些情况禁止结婚的内容,我国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也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已经结婚的监护人是谁
民法典 9999人浏览
已经结婚的监护人是谁
为结婚高利借贷
高利借贷 9999人浏览
为结婚高利借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