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卖咨询

如果仲裁裁决有任何错误,法院能否自行决定不执行?

仲裁
2020-01-08 15:42:5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二百六十条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5、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7、涉外仲裁中,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8、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告无效,当事人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国际仲裁执行的法律依据:
    1.《纽约公约》。1958年6月10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商业仲裁会议上签署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或称《纽约公约》)是目前国际上关于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最重要的公约,其规定了各缔约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以及当事人和被申请地国家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
    3.《民事诉讼法》。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
  • 法院不受理的情况是:
    1、申请的材料不全面;
    2、超过了2年的受理的实效。除此之外,应当受理。对于第1条,补充好材料即可;对于第2条,需要有证据证明没有超过2年的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