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醉酒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2022-04-29 12: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我们现实生活,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是会构成犯罪的。醉驾撞车逃逸,则是更不好的行为。如果肇事司机醉驾撞车逃逸,又该受到怎么样的处罚?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醉酒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醉酒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酒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四)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怎样认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要有逃逸的客观行为和逃逸的故意,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为的心态只能是故意,如果仅仅只是离开现场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观故意,不能认定为此处的“逃逸”。

  所以认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必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正确把握。首先,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其次,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认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醉酒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的全部内容。只有我们仔细了解了酒驾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是怎样的,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大家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