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18-05-31 08: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可抗力,即人为不可改变的,现实社会中这种情况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如果双方在法律约定条件下,因为不可抗力而未能如约,那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找法网小编根据相关案例来和大家介绍一下。

  案例:

  2017年某月,四川汶川天达建筑公司意欲在当地建造一写字楼,于是向北京风驰公司采购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但是合同签订后不久,汶川市政府便下达了地震预警,称最近该地区将有大规模地震。不久,该地果然发生了轻度的地震。天达公司见此情况,知道已经无法建造写字楼,于是要求解除合同,退还风驰公司的材料。风驰公司说,合同签订了,不能随便解除。

  律师解答:

  在本案中,天达公司是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因为,天达公司采购建材的目的是为了建造写字楼,而事实的情况是却是发生了地震,致使写字楼盖下去也没有意义。因此,他们采购这些建材的目的也就落空了。而地震呢,在法律上叫做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般来说,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合同有什么影响呢?这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如果一方因为不可抗力而导致不能按合同履行,他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二是,如果因为不可抗力,一方履行合同的目的已经无法实现时,他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同样也不算是违约。

  不可抗力法律:

  《合同法》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第一百一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通过我们对上文的阅读了解,我们知道因发生不可抗力之情况,天达公司签订合同之目的已不能实现,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而不构成违约行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责任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不可抗力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不可抗力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不可抗力有哪些法律后果?
合同免责条款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有哪些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合同免责条款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免除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不可抗拒力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 9999人浏览
不可抗拒力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构成的因素
侵权责任法动态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构成的因素
不可抗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侵权责任法动态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