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索赔如何进行索赔(案例)

2019-12-24 1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可抗力是一种法律上的概念,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不可抗力一般是可以免责,但是也是要分情况的。那么,不可抗力索赔如何进行索赔呢?有什么案例可以说明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案说法——不可抗力索赔如何进行索赔

  案件概述:

  2012年10月23日,O货代公司收到香港P公司的订舱单,载明收货人凭B银行指示,通知人为C公司,起运港为中国上海,交货地为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从萨尔瓦多阿卡胡特拉中转,运输方式为堆场到门,货物在清关后,由船公司卡车送交客户。L船务公司按上述要求签发分提单,由O货代交给P公司。提单记载装船日期为2012年11月4日,运费5,400美元。

  之后,N邮船公司向L船务签发海运提单,提单记载的托运人为L船务,起运港为上海,卸货港为萨尔瓦多阿卡胡特拉,交货地为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运输方式为堆场到门,装船日期为2012年11月4日。提单正面还记载,根据《危地马拉共和国商法典》第817条,对于在危地马拉境内被袭击或抢劫的货物,承运人及其委托人、分包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该风险应由独立保险人承保。2012年10月31日,货物进行出口报关,报关价为81,650.90美元。

不可抗力索赔如何进行索赔

  香港T保险公司为该批货物的运输签发了海上货运保单,保单记载被保险人为P公司,指示人为B银行,保险金额为113,713.26美元,并收取保费170.57美元。

  货物出运后,L船务和N邮船均未向其所签发的提单记载的收货人或正本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两公司均表示货物已经灭失。对于货物灭失原因,L船务表示不清楚,N邮船称于2012年12月5日晚间,接受其委托承担陆路段运输的公司在运输货物时遭遇暴力抢劫,货物被全部抢走。

  根据L船务提单正面记载,2012年11月27日,B银行在圣佩德罗苏拉签章确认将货物权利转让给C公司。2013年8月16日,T保险与C公司就涉案货物的索赔达成最终和解进行理赔,取得了权益转让书,从而获得了保险代位求偿权。

  根据上述事实,T保险向上海海事法院起诉L船务、O货代和N邮船,请求判令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货物损失103,375.69美元及相应利息损失。

  判决结果:

  最终,上海海事法院判决如下:被告L船务、N邮船向原告连带赔偿货物损失87,221.47美元及上述款项的银行利息损失。

  法律分析:

  本案最主要的争议焦点之一在于:被告L船务、N邮船作为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是否可以免责?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海上货物运输中若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承运人可以此为由免除自己原本的责任。在本案中,N邮船称承运货物的灭失系遭武装分子暴力抢劫所致,这属于不可抗力和海运提单上约定的免责事由。然而在诉讼过程中,N邮船并没有提交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了暴力抢劫事件。即使抢劫事件属实,对于海运提单中“对于在危地马拉境内被袭击或抢劫的货物,承运人及其委托人、分包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该风险应由独立保险人承保”的条款,由于原告、发货人、C公司均未参与该条款的订立,也没有接受该条款的意思表示,故该条款对于原告无约束力。从该条款的订立来看,N邮船对货物可能遭遇抢劫也有一定的预见,不符合不可抗力的成立条件。

  由本案可知,由于不可抗力可以免除承运人的责任,所以法院对不可抗力事件的认定十分严格。首先,承运人必须举证证明的确发生了该事件。当承运人达成了举证责任后,法院还会严格审查该情况是否符合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要件。所以对于承运人而言,首先要做好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对于产生在国外的证据要特别注意做好公证认证,以免法院不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其次要谨慎制定提单条款,以免法院认为承运人其实已经预见了诸如抢劫之类的事件可能发生。对于托运人而言,则要认真考证承运人所谓的不可抗力事件有无发生,且承运人是否早已预见到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94条,合同的法定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合同法》第118条,不可抗力的通知与证明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可抗力索赔如何进行索赔”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可抗力要进行索赔是需要讲究证据的,所以发生不可抗力一定要及时保存好证据。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