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问题

2019-04-09 13: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我国法律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法律措施。比如一般所说的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均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只不过取保候审是因为办案机关认为涉案的当事人没有羁押的必要而已。那么关于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问题?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问题

  取保候审:

  1、保证人资格问题;

  2、公、检、法三司法机关重复取保候审问题;

  3、取保候审质量不高问题;

  4、对保证金的收取、管理不严格问题。

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问题

  缓刑:

  1、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过于原则;

  2、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缓刑适用率偏高;

  3、民事赔偿或罚金缴纳程度的影响较明显,缓刑适用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4、判决宣告及执行缓刑公开宣告不到位,不利于对缓刑人员的监督管理;

  5、缓刑执行流于形式,监管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二、取保候审受理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缓刑适用条件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

  ①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②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

  ③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

  ④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3、犯故意伤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①没有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②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③为了不正当竞争或者泄愤报复等非法目的,买凶、雇凶或纠集黑恶势力伤害他人身体的;

  ④多人携带强制单或管制刀具在公共场所公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⑤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问题、取保候审受理条件以及缓刑适用条件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