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提起民事诉讼

2018-06-05 08: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民事诉讼是在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发生纠纷向法院提前的诉讼,那么关于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怎么样的提起民事诉讼才是正确的呢,下面就由找法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提起民事诉讼,供大家参考。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行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手段。当事人起诉要得到法院的审理,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首先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是原告在诉讼上对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同时,诉讼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在我国,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和相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上有严格的界限。对第一审普通民事案件的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这是一般管辖原则,适用于一般性诉讼。《民事诉讼法》第24条、第25条还规定了几种特殊情况的管辖。

  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起诉状副本。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情况。当事人是个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等;有代理人的,还要写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法人或者组织的名称、单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2)原告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住所等。

  (4)受诉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起诉人签名或盖章。

  法律规定,原告应当递交书面的起诉状。同时,为了方便当事人起诉,又作了例外规定,即原告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在收到起诉状次日起的7日内依法立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怎么起诉民事诉讼
民法法规 9999人浏览
怎么起诉民事诉讼
怎么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法规 9999人浏览
怎么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怎么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法规 9999人浏览
怎么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怎么向法院提民事诉讼
其他 9999阅读
怎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证据知识 9999人浏览
怎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流程
其他 9999阅读
如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动态 9999人浏览
如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有关民事纠纷的法律条文
民事法律文书 9999人浏览
有关民事纠纷的法律条文
民事案件案由模板
民法动态 9999人浏览
民事案件案由模板
民事诉讼被告怎样为自己辩诉
民事举证责任 9999人浏览
民事诉讼被告怎样为自己辩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