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又被称为“大小合同”,也就是交易双方签订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一份金额较小的“阳合同”,是用来向主管机关备案登记纳税的,而另一份金额较高的“阴合同”则实际约定双方交易价格,彼此对其秘而不宣,目的就是逃避纳税这一法定义务。那么,签订阴阳合同存在什么风险?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签订阴阳合同存在什么风险
根据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
一般来说,阳合同双方当事人出于逃避国家税款的目的,恶意串通降低成交金额,该合同的成交金额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以合法形式掩盖少缴税款的非法目的,并且严重违反了我国税收征管法的强制性规定,因此阳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当然无效。而阴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私下签订并实际履行的合同,价格一般都比较公允,能够充分反映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交易价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管法》第63条的相关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签订阴阳合同存在的风险,当事人可能面临着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可能构成逃税罪。我国公民或者企事业单位依法纳税是义务,所以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逃税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