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纠纷的法律依据

2022-05-05 14: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工伤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为《工伤保险条例》中的第十四条与第十五条,其中第十四条对工伤认定进行了规定,在工作过程中,因工受伤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出差而受伤的;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都可认定为工伤。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三十天。

工伤纠纷法律依据

  一、工伤纠纷的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工伤纠纷的法律依据

  二、不能认定工伤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三、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限:30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至于何为"特殊情况"及何为"适当延长"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酌情认定、决断。上述期间内,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始得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2.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时限:1年,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该期间为除斥期间。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伤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视为工伤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法律依据三个内容。若您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赔偿 9999人浏览
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索赔的法律依据
工伤索赔资讯 9999人浏览
工伤索赔的法律依据
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
工伤知识 9999人浏览
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
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工伤知识 9999人浏览
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劳资纠纷之法律依据
劳资纠纷 9999人浏览
劳资纠纷之法律依据
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工伤责任认定 9999人浏览
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劳资纠纷之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纠纷 9999人浏览
劳资纠纷之法律依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