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主体有很多,例如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但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主体,签订电子合同时都必须要遵守法律规定,不能够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各企业如何签订电子合同协议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各企业如何签订电子合同协议
1、邮件、QQ、微信、钉钉
该类方式在确认合同时简单、便捷、成本低,但一旦涉及诉讼,需要证明合同效力时,首先需要证明上述软件使用者的主体身份,其次需要证明双方具有签约的主体资格等,需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难度高,程序复杂。
2、电子+纸质=双保险
人民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3月4日发布人社厅【2020】33号函,该函中明确认可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由于法律对电子合同具有较高的标准要求,笔者仍建议在疫情非常时期选择使用电子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疫情过后双方尽早补签书面性劳动合同,以免将来产生诉讼纠纷。
3、第三方平台
法律对电子合同的技术标准要求高,在适用电子合同初探期间,为稳妥保障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得到法院认可,目前较为成熟的方式为借助第三方电子合同签订平台签订合同。各电子合同签署主体之间产生纠纷时,人民法院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第三方电子签约平台有义务全力协助企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链。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二、电子合同的法律要求
电子合同作为电子数据的一种,天然具有无痕篡改可能性高、容易灭失、原始性难以保障等弊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法》),真实有效的电子合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
2、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
3、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
4、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
5、具有可靠的电子签名(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整性)。
6、约定事项不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以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可见,只有符合形式合法、保存合法、签名可靠且约定事项不在禁止使用数据电文形式的事项之列的电子合同才能被认定为真实有效。
三、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对于许多刚接触电子合同的朋友来说,最担心的就是电子合同法律效力问题: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不是需要找国家相关部门做出鉴定才算有效?”
其实,一般的合同并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只要是以缔约双方认可的方式,均可缔结合法有效的合同。所以,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实际上是电子合同作为证据的证明力问题。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根据最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电子证据(包括电子签名)与书证同样为证据的一种。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各企业签订电子合同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只要具备合同成立要件,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电子合同也是如此。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各企业如何签订电子合同协议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