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二手房交易税费谁交

2018-06-18 15: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有些人购买二手房,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有些人购买二手房是用来出租或待机转手获利,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购买二手房都要慎之又慎。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说说二手房交易税费谁交。

  一、二手房交易税费谁交

  1、 营业税

  税率是5.55%,由卖方缴纳。据相关规定,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全额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非普通住宅或者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5年的普通住宅按照两次交易差价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普通住宅免征营业税。

  2、 个人所得税

  税率是交易总额的1%或两次交易差的20%,由卖方缴纳。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且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购买时间不足5年,需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先缴纳,若在一年以内能够重新购房产并取得产权,则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还,退还额度为两套房产交易价格的1%。

  3、 印花税

  税率为1%,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4、 契税

  基准税率为3%,优惠税率为1% ~1.5%,由买方缴纳。如果买方是首次购买面积不足90平的普通住宅,需缴纳交易总额的1%;如果买方首次购买面积超过90平(包含90平)的普通住宅的,则需缴纳交易总额的1.5%。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首次购买和普通住宅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享受优惠,而且契税的优惠是以个人计算的。如果买方购买的房产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那就需要缴纳交易总额的3%。

  5、测绘费

  一般情况下,二手房交易都需要对房屋进行测绘,通常是1.36元/平米,总额为1.36元/平米*实际测绘面积。不过,自2008年4月后,相关政策规定,房改房的测绘费标准为面积75平米以下收200元,75平米以上144平米以下收300元,144平米以上收400元,买方支付。

  6、 交易手续费

  住宅是6元/平米,非住宅是10元/平米。,买方支付。

  7、 登记费

  也称为工本费,一般为80元,如果是共有权证,那就为20元,买方支付。

  二、二手房交易应该注意什么

  1、核实卖方的身份。如果是个人,看他的身份证;如果是单位,到工商局看它的档案资料;如果卖方有代理人,看他有没有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2、到房管局查验卖方的房产证。看该房屋是否有房屋共有权人,如果房屋为多人共有,则须卖房人提供所有共有人的身份证件及同意出卖房屋的书面文件;如是夫妻共有财产,是否经过卖方配偶的书面同意;如果房屋已出租,则须卖房人提供承租人同意出售的书面意见;如果房屋已被抵押,则须卖房人提供抵押权人同意房屋出售的书面文件。

  3、如通过房屋中介购房,购房者要选择正规的、有一定信誉度的中介机构,必要时可查阅中介机构应具备的"两证",一为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二为房屋土地管理局颁发的中介代理资质证书。

  4、仔细核对卖方身份证或工商档案中的名称与房产证上的房屋所有人是否一致,原则上是一个字也不能错。

  5、如购买公房,须了解所购公房是成本价还是标准价,标准价购买的公房在出让时须按成本价补足费用。由于公房原单位对公房一般都保留优先购买权,因此,应要求卖房人提供单位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意见;另外,军队、医院、学校的公房,由于其特殊性,在没有取得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一律不得出售。

  6、如果所购房屋是已购公房或经济适用房,还须卖房人提供政府部门对其上市交易的批准书。

  7、如果了解到欲购房屋属于下列几种情况,则千万不能购买:已列入拆迁公告范围的房屋或被国家征用的房屋;被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依法查封的房屋;属违法或违章建筑的房屋;存在产权争议的房屋。

  8、对房屋质量及其他配套主设施的审查。在这一环节,购房者除对房屋户型、结构、用材等较直观的方面进行查看外,还须进一步了解有关供用电情况、水质、水压、煤气、供暖、管线走向等细节;了解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9、关键性承诺应体现在房屋买卖合同当中。交易双方当事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申报的成交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时,或者以所购房屋进行抵押贷款时,要对所购房屋进行评估;签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交易的任何关键性约定或卖方的任何承诺均应体现在合同中,不能以口头约定代之,因为口头约定在一旦发生纠纷时则无法举证。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包括:房屋面积及附属设施、价款及给付方式、土地使用年限、房屋交付期限、违约责任等;如果选择了按揭贷款的付款方式,则须按照规定办理贷款手续。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归纳的有关“二手房交易税费谁交”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