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权诉讼时效为几年

2022-04-02 15: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民事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各项实体请求权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遇到不能解决民事纠纷,需要采取诉讼方式,就要明白诉讼时效,因为有可能诉讼时效过了之后,法院就不会受理此案件。那么,民事诉讼时效为几年?接下来就和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时效为几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综合上面所说的,对于承租人在租赁期间而选择退房,那么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合同的条款,对于承租人来说肯定是需要承担违约产生的代价,如果房东不退还款当然是合理、合法,所以,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如何保护,这样才不会承担任何的责任。

民事权诉讼时效为几年

  二、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在被告没有对你起诉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情况下,法院不能主动审查并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而判决驳回你的诉讼请求,只能依据所查明的事实来作出裁决。

  如果当事人超出诉讼时效起诉的话,法院不能直接驳回诉讼请求。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根据上述规定,在被告没有对你起诉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情况下,法院不能主动审查并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而判决驳回你的诉讼请求,只能依据所查明的事实来作出裁决。

  债务人被羁押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一种可以中止时效的情形,这主要是由于被羁押之后,且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保障债权人的权益,需要适用实施时效中止的相关规定。若是其在被羁押之后,并不影响义务的履行,该实施时效会继续计算而不会中止。

  三、诉讼时效的特征有哪些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诉讼时效的特征有以下几个:

  (一)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发生权利消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二)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由法律规定的不得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三)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四)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五)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并适用该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即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它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算起。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民事权诉讼时效为几年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