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

2019-10-24 15: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民事诉讼答辩是一个动态程序过程,司法实践中被告进行民事答辩时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种类有哪些?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手续在哪里办理?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

  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是:在开庭时,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答辩要将自身的观点一一列出并且出示相关联的证据以证明自身所主张的观点。如果原告愿意调解的话,最好选择调解,即使最后调解不成,也能为被告,即答辩人多拖延一些时间。答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审理,否则最后裁决要承担责任的话,主审法官会认为该答辩人的不配合,属于一种恶性的行为,可能会承担更重的处罚。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二、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种类

  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2、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电子数据是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包括电子签名、格式化后的硬盘通过恢复取得的信息等等,与传统的录像、录音等视听资料有所区别。

  6、证人证言。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专业人员运用其专门知识,对案件证据材料进行分析鉴别,对专门性问题作出意见,以作为法官判断相关证据真伪的参考依据。

  8、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后的记录。

  三、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手续在哪里办理

  公民作为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人,应当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并携带有效身份证供法庭审核。办理委托手续,如果是亲属需要提交亲属关系证明,如果不是则需要提交推荐证明。《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诉讼答辩技巧有哪些、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手续在哪里办理的内容。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