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新民事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2021-12-07 1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遇到民事纠纷是需要进行诉讼处理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律依据,其民事诉讼时效就是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问内,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其权利时,依据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那么2022新民事诉讼时效最新规定?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2022新民事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2022新民事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1、如果是普通的诉讼时效,作为当事人,向我国的人民法院,申请保护自己权利的时效时间,法律规定是三年的时间,如果法律当中,对当事人的案件,另有一些其它的规定,会按照特殊规定来处理。

  2、如果是属于短期诉讼的时效如果是属于以下这几种情况的,法律上的诉讼时效是一年的时间:

  (1)案件的当事人,在案件当中受到了一定的身体方面的伤害,并且要求获取赔偿的时候。

  (2)案件的当事人当中,因为销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产品,并且没有对外进行声明的情况。

  (3)民事诉讼案件当中,当事人一方,是属于拒绝支付租金的情况。

  (4)民事诉讼案件当中,当事人的财物由于寄存,导致了丢失,或者导致了损坏。

  民事诉讼的时效时间,适用于一年的诉讼时效(以上关于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在《民法典》中已经取消)现在适用于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限。涉及到劳动仲裁的案件,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不认定表示不同意的时候,可以在自己受到仲裁结果的时候,开始计算时间,在十五天之内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申请诉讼。

  3、民事诉讼案件当中,最长的诉讼时效可以达到二十年的时间。

  二、新民事诉讼时效的计算

  1、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2、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3、附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

  4、附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到达时开始计算。

  5、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6、 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损害发生时起计算,损害事实发生时,受害人知道的从损害时起算;损害事实发生后,受害人才知道的,从知道时起算;在人身损害赔偿中,侵害当时即发现受伤的,从侵害当日起算;侵害当时未曾发现的,事后经检查确诊并证明是由该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三、新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新民事诉讼时效最新规定、新民事诉讼时效的计算以及新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