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的情形

2021-12-15 09: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我国有很多民法,比如常见的一些诉讼民事纠纷案件的时候,其法律依据就是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法中会有很多关于诉讼方面规定,其中就有关于诉讼时效这方面的,那么2022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2022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的情形

  1、提起诉讼或仲裁。

  指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同时应注意,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应视为与请求相同的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2022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的情形

  2、权利人主张权利。

  指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明确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通知。这种意思通知,在方式上没限制(口头或书面等能达请求效果的各种方式),只要将催告之意思传达于相对人,并于事后能证明。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是指权利人的相对人表示知悉该权利人的权利存在的行为。同意履行义务的形式,无特别要求。

  4、提起诉讼或仲裁。

  指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同时应注意,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应视为与请求相同的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二、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适用条件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

  三、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证据提交

  债务人在一审过程中没有主张时效问题的抗辩,时效是否超过法院不予审查,债务人的其他抗辩又不成立,于是一审法院判决债务人败诉。债务人经过咨询,发现了债权人的诉讼时效已经超过,其又以一审的证据为基础以诉讼时效超过为由提出上诉,由于法律没有限制债务人抗辩的时间,二审法院应当对此进行审查。

  在审查的时候债权人主张时效曾经中断,该主张是针对债务人新主张的主张,就该主张债权人会提供证据予以支持,此时债务人往往又会以债权人的证据不属于新证据且已经超过举证时限为由不予质证,法院此时若强行质证又苦于没有法律依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的情形、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适用条件以及民事诉讼法时效中断证据提交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