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超过行政诉讼时效怎么办

2019-04-18 15: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维权者也容易出现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显失公正、以权谋私、随意执法等腐败和违法现象,损害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损害人民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方式进行维权,当然权利也有“保质期”。那么超过行政诉讼时效怎么办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超过行政诉讼时效怎么办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胜诉权。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行政诉讼时效怎么办

  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 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二、行政诉讼时效的效力

  1、行政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

  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

  2、行政诉讼时效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9条的规定,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当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3、行政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这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民法通则第138条)。而且基于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存在,义务人在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实体权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灭的,则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

  三、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超过行政诉讼时效怎么办、行政诉讼时效的效力以及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行政诉讼时效多长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时效多长
行政诉讼几年时效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几年时效
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的执行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合同诉讼时效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合同诉讼时效规定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