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最新起诉离婚程序

2022-02-04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国的离婚方式包括了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对于不同的离婚方式,其程序也是不同的。那么,若是选择诉讼离婚的,需要向法院起诉,那最新起诉离婚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讲解最新起诉离婚程序的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最新起诉离婚程序

  (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三)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裁定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而法院判决夫妻离婚的标准,也不是提起离婚诉讼的次数,只要离婚夫妻达到了规定的离婚标准,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就会判决离婚。之所以有的人起诉了几次之后才判决离婚,这主要还是因为之前都没有达到判决离婚的标准。

最新起诉离婚程序

  二、离婚起诉流程和费用

  关于离婚案件的起诉流程和费用具体如下:起诉流程如下:

  第一、原告方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起诉书副本及相关证据材料;

  第二、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递交的材料后,对证据材料及其它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作出受理决定并予以立案;

  第三、人民法院将在立案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到被告,并告知被告有答辩的权利;

  第四、人民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送达开庭传票;

  第五、开庭时,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一般必须到庭的,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到庭,是必须向法院作出书面的说明,而且对是否离婚需要提交书面意见,同时,离婚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关于离婚案件需要交纳的诉讼费用,在离婚费缴纳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离婚案件每件50元至300元的诉讼费,如果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是不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的标准再另行交纳。

  三、起诉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离婚的案件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三3个月内能审结;若适用普通程序,时间则更久一些,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则可能会更长。

  《中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161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简易程序就指定3个月,不能延长时间。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最新起诉离婚程序的内容,由此可知,起诉离婚程序主要包括选择受理法院、做起诉前的准备、向法院递交起诉离婚的材料,等待法院的受理以及通知开庭的时间等。如还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找法网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