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

2022-01-25 1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为了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稳定,我国积极倡导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以此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手段与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竞争的行为。

  (二)现实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如下:

  1、欺诈性交易方法。

  2、商业贿赂行为

  3、虚假广告。

  4、侵犯商业秘密。

  5、掠夺定价。

  6、欺骗性有奖销售和巨奖销售。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念是什么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所谓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为获得交易机会、占有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其他竞争者为对手而从事的较量。竞争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有竞争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所谓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在经济生活中,不正当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商业贿赂、制售假冒产品、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等等。竞争者会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择手段以达到利己的目的,有很多的商家会去运用这些手段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就会被扭曲,甚至被扼杀,健康的经济秩序受到破坏,其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是不可挽回的。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混淆行为行为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1、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2、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3、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

  4、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

  5、以验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

  6、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者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者滥收费用;

  7、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

  (三)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1、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活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2、实施地区封锁行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四)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

  (五)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虚假广告必须达到足以引起一般公众误解的程度。

  (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七)低价倾销行为

  四种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的法定情形: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八)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1、搭售;

  2、限制转售价格;

  3、限制转售地区;

  4、限制转售客户;

  5、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等。

  (九)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1、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十)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经营者实施的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费者不明真相而对受到诋毁的经营者产生错误认识或怀疑心理,从而不愿或不再与之进行交易。

  (十一)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1、投票者串通投标的办理、共同压低报价、不进行价格竞争;

  2、招标者与投标者串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现状的相关内容,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积极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什么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为类型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为类型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为类型
反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为类型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反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表现
反不正当竞争 9999人浏览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表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