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会保障是什么意思

2018-07-12 19: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大家都在生活中多多少少听说过社会保障,接触到的一些也是社会保险,那么社会保障是什么意思呢?社会保障有哪些呢?下面有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社会保障是什么意思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改革等不同时期,各国根据各自的政治、经济和人口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二、社会保障的必备要素

  1、依法建立。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则,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法制规范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与依据。

  2、突出以人为本。它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

  3、具有经济福利性。即从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来看,因有政府、雇主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分担责任,受益者的所得要大于所费。

  4、属于社会化行为。即由官方机构或社会团体来承担社会保障的实施人物,而非供给者与受益方的直接对应行为

  三、社会保障的公平效率

  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

  两者关系并非直接相关,而是间接通过经济发展相联系,其关键在于:

  机会成本>收益,两者互相矛盾,

  机会成本<收益,两者互相补充。

  公平以效率为基本前提,如果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经济发展,尽管是公平的,也毫无意义。

  没有效率的公平是无本之木。

  同时,效率又以公平作为保证,若财富分配不公平,经济制度将面临严重的动力问题,社会动荡,效率也成为空谈。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其实社会保障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