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

2019-10-11 13: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一时紧张为逃避责任而逃走,等到反应过来自己又后悔,决定主动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自首,你知道肇事逃逸后自首应当如何认定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

  一、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

  (一)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三)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

  二、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从宽处罚幅度,《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的,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掌握。

  三、自首与坦白

  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狭义的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被司法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自首与狭义的坦白之间的相同之处是:

  (1)二者都以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二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从宽处罚。

  (5) 二者都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

  二者的区别是: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肇事逃逸后自首认定标准以及肇事逃逸认定自首后如何处罚、自首与坦白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自首的认定也是有严格的认定标准的,时间、地点的把握以及认定事实的把握都很重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事故逃逸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事故逃逸如何认定
酒驾逃逸自首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后自首 9999人浏览
酒驾逃逸自首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是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 9999阅读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 9999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