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仲裁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2022-12-17 11: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管辖权的取得不同,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审理程序及当事人的能动作为不同,监督程序不同。如诉讼适用审判监督程序,仲裁适用司法监督程序。

仲裁和诉讼有什么区别?,仲裁和诉讼的关系

  一、仲裁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

  1.管辖权的取得不同。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只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2.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诉讼案件的审判庭由法院指定,不能由当事人选择;而仲裁案件,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选定仲裁委员会、约定仲裁庭的组成人数外,当事人有权选定仲裁员。

  3.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法院开庭审理一般公开进行,只有某些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以有利于保守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和维护其商业信誉。

  4.审理程序及当事人的能动作为不同。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则有较大的自由度,几乎每一步骤当事人都能主动作为,如约定由3名仲裁员还是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是否开庭审理等等都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不得强迫。

  5.监督程序不同。我国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可适用审判监督程序。我国仲裁委员会则实行一裁终局制,并适用司法监督程序。

  二、仲裁和诉讼的关系

  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

  仲裁和诉讼的关系:依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效力进行认定、进行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并且可以执行、撤销仲裁裁决。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争议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做出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三、仲裁与诉讼相比的特点

  找法网提醒您,仲裁与诉讼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

  1.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2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3.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这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而民事诉讼无特殊情况必须公开审理。

  4.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制度 9999人浏览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
诉讼和仲裁有什么区别
民法动态 9999人浏览
诉讼和仲裁有什么区别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有哪些
仲裁法 9999人浏览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有哪些
仲裁和诉讼有哪些区别
劳动仲裁程序 9999人浏览
仲裁和诉讼有哪些区别
仲裁与讼诉的区别
劳动仲裁 9999阅读
仲裁与诉讼有哪些异同
仲裁法 9999人浏览
仲裁与诉讼有哪些异同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异同
仲裁范围 9999人浏览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异同
诉讼和仲裁的优缺点
仲裁论文 9999人浏览
诉讼和仲裁的优缺点
仲裁与诉讼相比有哪些特点
劳动仲裁 9999阅读
仲裁和诉讼哪个费用高
其他 9999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