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是怎样的

2022-05-13 15: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个人独资企业目前不需要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个人独资企业需要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制度,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先确定适用的税率,再用税率乘以应纳税所得额得出应纳所得税额。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是怎样的

  一、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是怎样的

  个人独资企业,简称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独资企业是一种很古老的企业形式,至今仍广泛运用于商业经营中,其典型特征是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属于民营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不交企业所得税,而交个人所得税,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当月(期)销售收入*所得率=a(当期销售)*5%=b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b*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可参照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是怎样的

  二、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

  1、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核定征收实行核定行业应税所得率的办法,按年核定、按月缴纳.定率征收即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纳税人在其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正常核算,或根据其生产经营要素能够测算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的情况下,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一般盈利情况,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按照应税所得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2、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按其主营项目确定应税所得率.

  3、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对纳税人收入总额难以确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核定。

  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不交企业所得税,而交个人经营所得税(五级累进制)。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区别

  第一、个人独资企业必须要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合法的企业名称,而个体工商户可以不起字号名称,也可以没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而流动经营。换句话说,合法的企业名称和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是个人独资企业的成立要件,但不是个体工商户的成立要件。

  第二、个体工商户的投资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人,都必须是投资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自然人。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可以是不同的人,投资人可以委托或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也就是说,个人独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这就决定了个人独资企业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而个体工商户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集于投资者一身的,已不能适应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所以它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的经营主体。

  第三、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也可以委派他人作为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负责人。这一规定,说明了个人独资企业不但可以在登记管理机关辖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也可以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责任。而个体工商户根据规定不能设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个体工商户虽然可以异地经营,但随着各地近几年相继简化了外来人员的登记手续,从而使个体工商户的异地经营这一规定逐渐淡化。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独资企业的总体规模一般大于个体工商户。

  第四、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不尽相同。在民事、行政、经济法律制度中个人独资企业是其他组织或其它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能以企业自身的名义进行法律活动。而个体工商户是否能够作为其它组织或其它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一直是国内民法学家的争论对象。在日常法律活动中,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行为能力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多的时候,个体工商户是以公民个人名义进行法律活动的。事实上,国内就有许多法律专家提出个体工商户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另外,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其他活动的能力不同,如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以企业名义享有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而个体工商户一般不能以企业名义作为公司股东,只能以个人投资者(自然人)身份成为公司股东。

  第五、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是怎样的,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知,现在个人独资企业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但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大家还有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小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