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财产归属方式分为哪些

2019-09-25 0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在信托中包括信托财产,信托财产主要包括有形财产,如股票、债券、物品、土地、房屋和银行存款等等。在信托财产中其归属是双方容易发生纠纷的,因此就要确定好归属的问题。那么信托财产归属方式分为哪些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信托财产归属方式分为哪些

  1、信托存续期间信托财产的归属。

  2、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的归属。

信托财产归属方式分为哪些

  二、信托财产分配顺序

  清算后的剩余信托财产,应当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确认信托财产的归属并向受益人或权利归属人进行分配和转移。分配方式可采取现金方式、维持信托终止时财产原状方式或者两者的混合方式,具体方式依信托文件的约定。

  按照我国《信托法》的相关规定,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文件未规定的,则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1)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2)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更是对清算后的剩余信托财产的归属和分配做出了细致的约定,即,依照信托合同约定按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比例进行分配。

  部分信托产品中,对信托受益权做出了受益顺次上的安排,部分受益人优先于其他受益人享有信托收益或信托利益。对于做出此类安排的信托产品,应当按照信托文件约定的分配顺次在不同的受益人间进行分配。

  为避免在分配过程中,因尾差带来的信托财产不足额的问题,通常在进行每一受益人的信托利益分配时,在信托合同中约定采用截尾法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尾差归受托人所有。

  三、信托财产原状分配基本原则

  关于原状分配的方式,《信托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原则性地规定由当事人在信托合同或其他书面文件中约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则规定,采取维持信托终止时财产原状方式分配的,信托公司应于信托期满后的约定时间内,完成与受益人的财产转移手续。据此,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下原状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完成信托财产的转移。

  通过受托人的原状分配,使得受益人取得信托财产并可以主张与信托财产有关的权利,如要求债务人偿还贷款本息、行使股东权利等。因此,尽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仅适用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但单一信托的原状分配亦应适用“信托财产转移”这一基本原则。

  根据《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核心在于交付(如机器设备、艺术品等动产)或登记(如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相应地,为顺利完成交付或登记,受托人除向受益人发送关于信托财产原状分配的书面通知之外,还应采取有效行动促使信托财产的交付或登记的完成。由于信托投资范围的广泛性,信托财产的类型多种多样,受托人在实施交付或登记时,还需根据信托财产的类型、法律对于信托财产转移的特殊规定以及受益人的性质,综合考虑具体的分配方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信托财产归属方式分为哪些、信托财产分配顺序以及信托财产原状分配基本原则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