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2020-01-15 1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众所周知,居民身份证全称也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一般是用来证明居住在我国境内的身份证明证件使用。那么大家知道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普通身份证:

  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法律同时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请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临时身份证:

  2005年9月20日,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从2005年10月1日起启用新版临时居民身份证。届时,公安部于1989年9月15日发布的《临时身份证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管理办法》规定了新版临时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临时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为三个月,有效期限自签发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五条规定:“十六周岁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十年、二十年、长期。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临时居民身份证由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也会因为普通身份证以及临时身份证的区别而不同。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找法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