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前协议如何公证

2019-06-28 17: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现在很多夫妻都会在婚前签订婚前协议,这是有效力的,有的夫妻更会选择去公证,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去公证。那么,婚前协议如何公证呢?婚前协议公证的效力怎样呢?相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婚前协议如何公证?

  1、准备好以下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一般协议书上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婚前协议如何公证

  2、申请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3、审查

  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

  由于婚前财产约定涉及到当事人财产实体权利的转移,公证员在这个过程中,会再三确认当事人划分财产归属的意见,明确双方对财产的分配关系。

  当事人一旦在笔录上签字,该笔录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保存于公证卷宗内。这份笔录和公证书不仅可以防止当事人间出现纠纷,而且,对于与当事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人,也是一种保护。

  4、签名

  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两周后当事人就可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了。

  二、婚前协议公证的效力怎样?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因此,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更具有证明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对经公证证明的协议,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因此,为确保协议的效力,双方也可以对婚前协议办理公证。

  三、相关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十七、十八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属夫妻共有,婚前财产属一方所有)。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我们可知,婚前协议是夫妻在婚前或者婚后制定的约定夫妻相关法律行为的协议,而且婚前协议不一定需要进行公证,但是公证后的法律效力更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婚前协议如何公证”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婚前协议进行公证,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然后去公证处进行申请,公证处审查后,最终需要双方的签字。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