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咨询

xx淘宝企业店被举报??侵权行为原因??专利权-仿货-真伪比照

专利
2019-12-29 08:33: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商标侵权诉讼的流程如下: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证据交换。
    5、开庭审理。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自 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当企业商标使用权受到侵犯时,对企业商标权的保护可以有以下两种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
    1、去工商局举报,工商局受理后经取证核实,处理路径一般为查封商品,并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你所起到的效果只能是肃清自己的市场。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不会给商标持有人赔偿,那个罚款是国家对他的处罚,同商标持有方无关。
    2、法院起诉,这个大家一般都熟,只是有一点,一定找一家资质不错商标代理机构给你做,只有律师是不够的,如果官司不大,只要商标代理机构就可以给你全权代理,如果金额超过500万再考虑找个律师协同吧。一是商标依法注册,这是企业商标权的保护获得法律保护的关键。二是发现有侵犯自己商标权的情形,应当及时通过行政方式向工商管理部门反映请求查处,或以司法方式向人民法院起诉。三是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网点扩大时,应尽快申报驰名商标。因为商标法结予驰名商标更周延的保护,为此,企业应保管好有关资料,以便申报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简称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酌工作,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
    五、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企业申请的注册商标数量也会逐年递增,但这些涉及了多个产品线、多种商标类型,申请时间、申请进度、产品市场都不同的商标却非常有可能导致企业商标管理混乱,大部分商标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从而导致商标撤三”、错过续展时间等问题。这时候,加强商标管理成为企业商标保护策略中很重要的一环。企业商标维护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规划,包括企业前期的核心价值和定位,传播及管理和维护。企业进行商标保护,应该在企业内部普及商标知识,强化商标意识;对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重视商标在国外的注册和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商标被抢注被淡化的现象重复出现,让商标在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和竞争中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无形资产和财富。
  • 提起商标侵权诉讼时,应该提交哪些证据材料呢?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商标律师认为,在商标侵权诉讼中,证据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权利证据:用以证明权利人对商标享有专用权或商标许可使用权。
    (1)商标注册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商标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
    (2)被商标许可人等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提交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商标局备案的材料及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
    (3)商标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此外,上述三类人还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业的基本信息,以证明个人或公司就是商标权利证明上的权利人。
    (4)如果商标是驰名商标、著名品牌或中华老字号等享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品,还要提供驰名商标认定材料、著名品牌证明或中华老字号的证明材料等证据。
    (5)权利人商品的销售情况、广告宣传情况等资料,以证明权利人的商标权一直在使用中。
    二、侵权证据:用以证明侵权人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侵权的商品实物
    (2)购买侵权商品的发票
    (3)公证了购买侵权商品过程的公证书
    三、赔偿证据:用以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有事实依据。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一般分为两种:
    (1)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
    (2)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的发票(如鉴定费、公证费、律师费、工商查档费等等)等证据。由于在实践中,权利人很难直接举证损失金额或者侵权人的非法获益,所以赔偿数额一般都由法院进行裁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