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020-04-20 15: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二手房交易是有很大的市场的,买卖二手房是需要签订交易合同的,签订的时候要注意很多事项。那么,二手房买卖合同应该怎么签呢?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二手房买卖合同应该怎么签?

  1、合同第一项最重要的就是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千万要核对清楚,身份证号码,邮寄文书地址。请务必注意,合同写交易双方本人的手机号码,现在中介为了隔离双方,买卖合同几乎都不会写双方电话的,更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方便双方有任何事情必须通过中介办理,免得某些谎言穿帮。

  2、房产地址,按照房产证信息一一填写就可以了。

  3、房产是否有户口,学位占用情况?如果有占用户口怎么办。建议留取押金,待户口学位释放之日退还押金。

  家私电器呢?这个也是经常容易出纠纷的,建议:买家如果想要某一个家私电器,务必在合同写清楚家私电器的清单:位置,名称,型号,数量,最好还有照片视频留底,很多灯具,窗帘,防盗门,灶具,看起来不显眼,但是之前出现过因此导致的纠纷。

  4、接下来就是楼款,通常就是选择按套出售,然后楼款支付方式时间点是很重要的,签署合同当天支付定金,首付款一般来说是在过户当天支付,如有特殊要求,比如有抵押!银行的罚息谁出?要提前支付给业主赎契,或者双方约定了一个时间,这些都要写清楚。还有是否选择资金监管。然后就是贷款金额,贷款方式。申请贷款的时间约定。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银行不批贷款怎么办? 一定要写清楚!

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同贷书何时申请,何时审批通过,如果第一家银行审批不通过,是否配合第二家银行,第三家银行,有没有上限?建议第一次申请就让业主同时签署两家银行的申请资料。

  6、买卖双方税费支付方式约定。这个最容易出现的纠纷是,双方约定业主实收,交税的时候,发现需要交的税费比买家之前了解的税费要多,多出部分怎么办?比如有的业主卖房的时候说满五年唯一,过户的时候发现满五年不唯一, 应支付的税费谁出?还有特殊性质的房子可能会有超过预期的税费,比如土地出让金,你以为是1%,结果需要1.6%,谁出?

  7、是否存在物业维修资金。如有,约定时间过户。通常这个维修资金是跟房不跟人,也就是说不管谁是业主,这个物业维修基金都是跟房子绑定的。

  8、交楼时间约定,或者交楼的条件(通常银行放款之日)。

  9、双方约定过户时间。最好有一个最迟过户时间,无论是否已经拿到了同贷书,无论是否拿到了涂销资料,无论是否出国出差,到了这个指定时间无法过户就是违约,可以有效防止拖延症。

  10、合同还有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谓的不可抗力因素呢,就是指不是买卖双方主观导致交易时间拖延。直观一点就是天灾人祸,像现在这个疫情就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了。

  建议合同务必加上一句话:因意外事件(如传染疾病、市政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致使无法履行合同的,不追究违约责任,可以有效防范类似的合同纠纷。

  11、违约责任,违约金一般为成交价的10%.如果违约成本太低,会导致某一方不惜支付违约金都要一意孤行违约到底。延误呢?该递交证件不递交,该过户不及时过户的违约成本。

  二、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后如何防止卖家反悔?

  1、约定较高的定金责任

  为了防止业主坐地起价恶意违约上涨房价,建议买家要求在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约定比较高的定金并支付(这个一定是买家提出,并签订补充协议),如果二手房出卖人违约,就要双倍返还定金。

  2、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按日赔偿违约金

  买方有权提出继续履行合同,并且还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要求卖方按日支付违约金。卖方拖得越久,需要支付的违约赔偿金越多。

  3、在合同中约定30天内完成过户,并适当催促卖家

  三、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卖方出让房产时:

  应提供房屋权属证明原件和身份证件,并配合中介和买方查询、确认房屋权属情况。

  买方在签订合同前:

  应确认自己的购房资格,并提供办理贷款、过户所需的身份证件、婚姻证明材料、真实征信状况等资料。

  签订合同时,交易双方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纪服务的主要内容、完成标准、收费标准及支付时间等情况,书面约定佣金的支付数额或比例、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交易资金(包括定金、尾款)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及交易资金是否托管或自行给付;房产交易所涉各项税费的承担方;交易各方的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办法等事项,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二手房交易合同签订时买卖双方都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实践中多加注意。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