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诈骗刑法第几条规定的

2022-11-30 12: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网络诈骗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第二百八十七条有所规定。网络诈骗罪即以网络为媒介而欺骗别人的行为,目的则是为了骗取他人的钱财。犯罪者利用网络漏洞,打着目的合法、且是为了被欺骗者的角度出发,消除人们的心理防线,达成自己的非法目的。

网络诈骗刑法第几条规定的?,遇到网络诈骗追回的钱几率大吗

  一、网络诈骗刑法第几条规定的

  网络诈骗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第二百八十七条有所规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项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遇到网络诈骗追回的钱几率大吗

  遇到网络诈骗追回的钱几率大不大要结合案件具体分析。

  是否能够追回,能否追回被骗的钱,关键在于“钱是否存在”。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后,公安机关会在第一时间追缴赃款。如果可能,还可以在接到报案后冻结相关账户。如果赃款没有挥霍、或没有全部挥霍的,公安机关依法追缴后,会如数发还受害人。如果赃款被挥霍一空,犯罪人也没有经济能力偿还的,则无法追回。现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已出台打击网络诈骗的公告,将全力抓捕。

  三、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网络诈骗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网络诈骗 9999阅读
关于网络诈骗法律是如何进行规定的
网络诈骗 9999阅读
网络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网络犯罪 9999人浏览
网络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网络诈骗刑法第几条规定的
诈骗罪 9999人浏览
网络诈骗刑法第几条规定的
网络诈骗罪刑法第几条规定
诈骗罪 9999人浏览
网络诈骗罪刑法第几条规定
网络诈骗属于法律第几条
网络诈骗 9999阅读
刑法网络诈骗第几条
网络诈骗 9999阅读
网络诈骗案的追款方法
网络犯罪 9999人浏览
网络诈骗案的追款方法
网络诈骗在哪里可以举报
网络犯罪 9999人浏览
网络诈骗在哪里可以举报
如何举报网络诈骗案
诈骗罪 9999人浏览
如何举报网络诈骗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