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咨询

做网络兼职被骗了两万两千多元,已经报警了,现在就只能等消息了,请求律师帮忙我该怎么办,钱还能追回吗?那可是我存了两年的给儿子治病的钱!谢谢好心人能帮助!

消费者维权
2019-08-26 16:01:1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第一时间报警,以便冻结对方账号;
    2.迅速用对方账号登录对应银行网银,故意连续输错3次号码,可以冻结其账号一段时间,使其暂时无法取款;
    3.如骗子继续跟你联系,假意没有发现,取得对方有效线索,迅速联系干警提供此线索,以便警方及时确定对方位置,实施抓捕。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构成诈骗罪,同时还要根据当地诈骗罪的追诉标准确定。
  •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迅速报警。将自己的受骗过程告诉警方,向他们求助,帮助你早日抓到骗子,追回钱款。但是,这个一般的是你被骗的钱财数额达到警方立案的标准。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

    保留证据。一般网络骗子都会通过QQ,微信,电话信息,邮箱、网站等手段,与你进行沟通交流,诱骗你听他摆布。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将聊天记录,通话记录,通信信息都截图保存,这些都是你被骗的证据,可以在日后的追讨中省去不少麻烦。
    同时,这些也是你报案,举报的依据。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
    更改密码。对于自己所有的银行帐号密码,支付宝帐号密码,微信帐号密码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尽量所有的密码都要更改。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
    和银行求助。举个列子,你的银行卡是A银行的,你将钱打给骗子指定的B银行卡上,这时A和B就是有关方。你可以让A银行把钱暂时不要转出,如果钱款已经到账,你也可以申请让B银行冻结该银行卡号资金,当然了,这个不是随便就能完成的,这个需要权限关系的,需要警方的帮助配合。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
    举报骗子。你可以向你丢失钱财的平台,或者是通信的平台举报,封掉骗子的帐号,这时你所保留的证据就用得着了,因为平台一般会让你举证。
    网上被骗钱财怎么办。

    一般骗子都是狡猾的,得到钱财就会跑路,删除联系。如果可以联系到骗子,尽量拖住对方,为自己挽回钱财提供机会。
  • 被网络诈骗五万多元,数额巨大,公安局应当立案侦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报警可以拨打110电话。但是立案的可能性比较低。除非是特大的金额。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行为。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处罚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