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2018-07-26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资产证券化产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者缺乏投资渠道等问题。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欢迎大家阅读。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在运作模式上,根据发起人自身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有着不同目的,主要分为表外模式,表内模式,和准表外模式(居中形态)三种。

  表外模式是最彻底且最常用的一种模式,中国和美国都是主要采用这种形式。贷款发起机构将资产出售给SPV,再由SPV把所购买的资产组合汇入资产池,并以资产池为基础来进行进一步的证券化。这种模式能够使得资产从发起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完全移除,实现资产出表,做到真正的风险转移。表外模式的一大特征是实现真实出售,即证券化资产从原始权益人向SPV的转移,涉及法律、税收和会计处理问题,目的是为了实现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即将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的破产风险与证券化交易隔离开来,原始权益人的其他债权人在其破产时对已证券化资产没有追索权。

  表内模式是由发起机构在自身完成证券化,并不包含真实出售的过程,因此资产仍然停留在表内,经过了资产证券化后,在资产负债表上相当于是增加了新的资产和新的负债,无法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欧洲市场多采用这种模式,通过证券化的过程获得了新的融资,适用于融资需求大于风险管理需求的情形。

  准表外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澳大利亚。通常由发起机构出资建立SPV,再将资产剥离到SPV中,同时证券化的过程仍由发行机构本身进行推动。由于发行机构与SPV之间属于母子公司关系,因此虽然资产剥离过程实现了出表,但却并未实现完全的风险隔离,由于母子公司的关系,子公司的业绩仍然会形成对母公司的影响。

  以上就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模式的介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始于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资产总额最大的机构群体,其在整个证券化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