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2020-11-20 17: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消费者进行消费时,会对其所购买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而评估的标准主要还是要看该产品是否符合我国所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那么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什么?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构成,同时采用和转化使用国际标准。

  (一)质量标准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其它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其中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到2002年它已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现已制订10300多个标准,主要涉及各个行业各种产品的技术规范。IEC也是比较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二)质量标准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标准。1988年,我国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等国际标准仿效采用为我国国家标准,编号为GB/T10300系列.它在编写格式、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别。

  从1993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编号为:GB/T19000—ISO9000系列,其技术内容和编写方法与ISO9000系列相同,使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同轨,以利于适应“复关”形势。我国的国家标准是采用等同于现行的ISO9000:2000标准,编号为GB/T19000—2000系列。

  (三)质量标准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又称为部颁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当某些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则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四)质量标准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而产生的。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只能在企业内部适用。

  规定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称为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

  产品质量特性一般以定量表示,例如强度、硬度、化学成分等;对于难以直接定量表示的,如舒适、灵敏、操作方便等,则通过产品和零部件的试验研究,确定若干技术参数,以间接定量反映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二、产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完整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方面:

  (一)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根据其内容不同,技术标准又可分解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依据。常用的基础标准主要有:

  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 精度与互换性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 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产品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

  产品的类型、品种和结构形式;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包装、贮运、保管规则;产品的操作方法说明,使用注意事项说明等。

  3、方法标准:是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工作程序、操作规则和方法做的统一规定。它主要包括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的方法标准、统一的作业程序标准和各种业务流程与工作程序标准或质量要求等。

  (二)产品质量标准管理标准

  所谓管理标准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经营工作标准。它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工作的工作程序、办事守则、职责范围、控制方法等的具体规定。

  2、管理业务标准。它是对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各种管理业务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

  3、技术管理标准。它是为有效地进行技术管理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作出的必须遵守的准则。

  4、经济管理标准。它是指对企业的各种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处理所作出的各种工作准则或要求。

  三、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依据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是指认证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评定所依据的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由于我国的标淮体系中有国家标淮、行业标淮、地方标淮、企业标淮,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特怔及特性要求,所以认证机构在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时,主要有以下几类依据:

  1、对于一般产品开展质量认证,应以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依据。对于现行国家标淮或行业标淮内容不能满足认证需要的,应当由认证机构组织制定补 充技术要求。对于这一点,《产品质量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出认证的水平和层次。

  2、对于我国名、特、优产品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应当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作为认证依据。

  3、对于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加入了相应国际认证组织的认证机构(例如:电子无器件认证委员会、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应采用国际认证组织己经公布的、并己转变化为我国的国家标淮或行业标淮为依据。

  4、对于我国己与国外有关认证机构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的产品,应按照合作协议规定采用的标淮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相关内容,我国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构成。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标准认证标志,消费者可以在产品包装上查看是否含有标准认证标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需要了解,欢迎咨询找法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产品质量标准书怎么写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标准书怎么写
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标准的内容
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指标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指标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的分类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标准的分类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怎样编写
产品质量标准 9999人浏览
产品质量标准怎样编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