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10 17: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法官作出民事判决必须要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正确,否则该民事判决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对此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或者再审要求撤销判决。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二、民事判决特点

  1、民事判决由审判组织依法制作,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表现形式。民事审判权,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通过审理作出裁判的权力,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事判决是用以确定案件的实体问题的法定形式。确定案件的实体问题,就是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肯定、否定一些特定的法律事实。

  3、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和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结果。判决与审理活动紧密相连,审理是判决的前提,判决是审理的结果。

  4、民事判决具有权威性。判决是法院对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作出终结审理案件的审判行为。

  三、民事判决生效产生的法律后果

  1、拘束力

  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上诉审判决,在其宣告或者送达后,就发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即作出该判决的法院,自判决成立后,即受其拘束;以后该法院在同一审级内不得自行撤销或者变更其判决,即使当事人同意撤销或者变更时,也不能变更或者撤销该判决。判决对法院的拘束力是判决的内在属性。为此,各国民事诉讼法都认为,判决成立之后就产生拘束力。

  2、既判力

  既判力又称实质上的确定力(也有人称为对事的确定力),是指确定的终局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强制性适用力。

  3、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给付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判决中的权利人在义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时,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民事判决一般下达之后即生效,但是如果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则可以选择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民事判决生效后还能上诉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