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判决生效后如何执行

2019-07-04 15: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民事判决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具体在满足生效条件时生效。那么,民事判决生效后如何执行呢?法院执行的条件有哪些呢?法院执行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判决生效后如何执行

  一、民事判决生效后如何执行?

  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向管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案件的前提条件:是指该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即已通过法院诉讼进行裁判或仲裁裁决生效的法律文书。

  1、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执行费用最终由被执行人承担。

  4、先提交执行申请书,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二、法院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1、法律文书已生效

  作为民事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调解书、公证债权文书、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未履行

  3、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对于超过二年后申请执行的,可以立案,法院不主动对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适用时效规定进行裁判。即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否则法院不主动审查。

  4、由当事人申请或审判员移送

  执行程序并不自动开始,一般需由当事人申请,也有由审判员移送的情形(例如执行诉讼费的案件由审判员移送执行)。

  三、法院执行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

  执行法官拿到执行案件后,将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一)检查案件信息

  1、检查执行依据是否生效

  实践中常出现申请人并不知道被执行人已经上诉,因此需再次核实法律文书是否生效,如民事判决、仲裁裁决是否上诉、公证债权文书是否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2、检查当事人身份信息

  (1)申请人、被执行人是否准确。

  (2)自然人身份证号是否正确。

  (3)法人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否完善,法定代表人姓名、身份证号是否正确。

  3、检查申请执行内容

  (1)当事人申请的是对法律文书的部分执行还是全部执行。

  (2)是否为互负义务;若是,则可让申请人先履行。

  4、检查案件标的

  (二)送达执行通知

  执行法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通知中载明应履行义务的具体内容及执行费等。若被执行人收到执行通知后,已经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应立即联系执行法官。

  (三)送达报告财产令

  若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应向被执行人送达报告财产令,责令其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措施。

  有多个被执行人的,检查各自的债务数额,分期支付的时间节点,利息的计算等,这些都需要认真核对,以免出现执行错误。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判决生效后如何执行”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民事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向管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首先要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