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

2021-03-30 2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为了能够让老人老有所养,安详度过晚年期间,减少子女在老人在生前弃养,死后抢夺家产的情况,民法典对继承资格有了一些规定,那么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三条有例外,继承人确有悔改,被继承人生前又表示宽恕的,不丧失继承权。

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

部分继承人私自转移遗产怎么办

1、继承人私自转移遗产是属于违法行为。遗产尚未开始继承时(即被继承人还未死亡),法定继承没有开始,这时“遗产”仍然是被继承人合法财产,法定继承权人无权处分遗产。这时应该以无权处分财产规则来处理,即:法定继承权人转移财产(买卖、赠与等)的,为效力待定行为,如果被继承人事后未追认,该行为无效,应由该继承人承担责任,如果财产受让人是善意且从正规途径取得(合理价格,动产已交付,不动产已登记),依照受让人可以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继承人向被继承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或者依照民法典,继承人向受让人承担违约责任,受让人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原财产应返还合同行为适用);如果是恶意(即知道继承人无权处分该财产),那么受让人应当返还原财产或与继承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被继承人事后追认其效力,当然转移行为是有效的。

2、如果继承已经开始而遗产尚未分割,那么按照民法典该遗产是属于所有法定继承人共同共有的,如果某一法定继承人私自转移该遗产,由于共同共有中处分需要所有共有人的同意才可进行,所以属于无权处分,仍旧按上述无权处分规则来处理,即以全体共有人的追认为有效前提,否则按上述无效的后果处理。

3、如果遗产已经分割,属于该继承人应分得财产的,他有处分权,不存在转移财产的责任;不属于该继承人应分得财产的,如果转移财产,属于侵犯其他法定继承人财产权,财产权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或者主张物上返还请求权。

遗产继承人可以委托他人处理遗产吗

可以,继承人只要写好委托书并公证之后,就可以让其他人代为办理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五条,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遗产继承事宜。一般律师代理不用公证。其他人代理相关部门可能要求办理公证,而且,公证手续较繁杂。所以,若继承人之间关系融洽,最好是合理分配遗产后,在狱中的继承人直接签字。但是继承房产等不动产则必须先进行公证才能过户。 当事人申办继承权公证时,应向户籍所在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如果涉及到不动产的继承;则应到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申办。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人的继承资格会被取消的法律知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谋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以及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的其继承资格会被取消。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